虞世南的诗词《蝉》原文及赏析

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【赏析】“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”,这两句诗真诚地赞美了蝉的品格。在诗人的笔下,蝉清新脱俗,它不食人间...


虞世南《蝉》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

《蝉》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。全诗的意思: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,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。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...


《蝉》这首诗反映了哪个历史时期或文化背景的特点...

《蝉》是虞世南由隋入唐后,受到唐太宗的知遇之恩而作。诗人的一生极为坎坷,先是在南朝陈任职,后隋灭陈,与其兄虞世基一同到了长安,“...


李商隐《蝉》和虞世南《蝉》各表达了什么?

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,形状像下垂的冠缨,故称“垂緌”。这个比喻从现在角度看不是一个好比喻,因为离我们的生活很远。但是虞世南这首诗面向...


虞世南蝉原文及赏析

这是说蝉有本领、有作为。“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”,声远是因为“居高”——身份高、品格高,回应上两句的句意。一个“自”字,点明此乃本身条件使然,因而顺接...


《虞世南·蝉》翻译

1. 译文:蝉低着头饮着清澈的露水,从高大的梧桐树上发出叫声。它身居高处,声音自然能够传的很远,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吹送。2. 《蝉》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...


虞世南《蝉》写出了蝉的什么特点什么特点?用了什么...

 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,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,很为后世人称道.托物寓意这个最明显的,比喻拟人写着也没错的  首句“垂緌饮清露”,“緌”是古人结在颔下...


无蝉鸣不夏天,古诗词里响彻夏天的蝉鸣,哪首惊艳了盛夏...

虞世南这首蝉诗,描写得应是秋蝉吧。秋蝉不能食呢。一一无人信高洁,谁为表予心?《在狱咏蝉》唐.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深。那堪...


虞世南的诗《蝉》的诗意是什么?

1. 诗人通过描绘蝉的形象,赋予了蝉以人格化的特质。2. 在诗的第三、四句中,虞世南通过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:一个品德高尚的人,无需依赖外界的帮助,就能使自己的...


相关搜索

热门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