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作宾(1895~1963)是什么意思
“花前又见燕归迟”是什么意思?
董作宾(1895-1963),河南南阳人。与罗振玉、郭沫若、王国维并称为 '甲骨四堂'。先后执教于协和大学、中州大学、中山大学,1928年后专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。《捣练子》董作宾 风片片。雨丝丝。一日相望十二时。奚事春
商朝时期的字是怎么写的
甲骨文研究专家董作宾(1895-1963),是甲骨文“先书而刻”观点的代表人物。他曾在《殷墟文字乙编》序言里以一片甲骨为例,讲述了他的观点:这片甲骨正面左上角的文字是...
《殷墟书契考释》与罗振玉、王国维的关系?
罗振玉,号雪堂;董作宾,字彦堂;郭沫若,字鼎堂;王国维,晚号观堂。他们基本上代表了1949年以前甲骨学研究的成绩。自雪堂导夫先路,观堂...
商朝用什么写字?商朝时期有毛笔吗?
甲骨文研究专家董作宾(1895-1963),是甲骨文先书而刻观点的代表人物。他曾在《殷墟文字乙编》序言里以一片甲骨为例,讲述了他的观点:这片甲骨正面左上角的文字是刻的...
不敢写、不写楷书的「书法家」是不是可以默认为骗子...
董作宾[甲骨文] 董作宾(1895-1963 年),原名作仁,字彦堂,又作雁堂,号平庐。祖籍河南温县董杨门,出生于南阳市。甲骨学家、古史学家、...
细读中国历史,有哪些历史书推荐?
意思是我自觉针对已经有过中国历史一定认识的读者,透过学校教育、普遍阅读甚至大众传媒,有了对中国历史的一些基本常识、一些刻板印象。我试图要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