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姆渡遗址中,人们发现了什么证据,表明稻米的种植历史?
大米是什么朝代出现的
在长江下游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存在稻作证据。大米历史上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,早在7000年前,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,并把稻米作...
为什么说中国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 ?
1973年发掘的河姆渡文化,在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纺织工具,包括定经杆、综杆、分经木、木机刀、木经轴、骨梭形器等,均为原始织机上的部件。在...
五谷是指?
河姆渡遗址发掘本已将中国先民驯化、耕作稻米的时间定至距今7000年前,后来的浙江跨湖桥 、湖南八十垱、河南贾湖等考古遗址发掘,不断将这个时间...
秦始皇时有大米吗,主食是以什么为主
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提供了稻作存在的证据。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在700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,并将稻米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。【分类】大米主要分为三类:籼米、粳...
河姆渡的介绍
田螺山考古队上交浙江省文化厅的报告中这样描述:田螺山遗址的发现,证明了河姆渡遗址并非孤立的存在,完成了河姆渡文化“由点到面”的历史跨越。而考古队负责人、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孙国平...
中国人用的筷子是怎么演变而来的?
现在世界上最早发现的骨质餐具刀是在我国浙江河姆渡遗址,距今7000年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,新石器时代的人还基本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,对付肉食类最好的工具...
水稻是我国原产的吗?
在这个区域内,以中国境内发现的水稻栽培种遗存最早,在此之后,存在多个起源点,多个传播途径,多次种质资源交流的证据。中国科学院农史专家丁颖...
...中国人做馒头?这其中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怎样的?
一万年前,长江中下游的先民一直以稻米为主食,饭稻羹鱼。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里,就发现了碳化的大面积的稻谷堆积层,以及分离稻壳的杵臼...
中国的农业发展是怎样的一个过程?
比较六七千年前(河姆渡文化),四五千年前(良渚文化)稻米的产量可能达到三百斤左右。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三角形石犁 耘田器 良渚文化时期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