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都南京后,蒋为什么没有大力推进重工业建设?

1935年开始钨矿主人才换为蒋介石先生。蒋先生一天都没耽误,以钨矿与德国易货交易,换德国一五工业建设。中国最早的一五就是德国规划那个大型重工业...


如何看待 蒋介石的「攘外必先安内」政策?

原来反蒋派系的政治态度有所变化,蒋提出的“安内攘外”的含义逐渐缩小,变成专指内对中共、外对日本的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关于内政、外交的政策...


马上要考试了,历史还没有背,怎么办。 说一下八年级上历史...

(2)背景: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(3)目的:学习西方先进技术,镇压人民运动,维护清朝封建统治。(4)内容: 前期以“自强”为口号,创办军事工业:李鸿章——上海江南制造总局(最大军火工厂); ...


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、为国争光的资料

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。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,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。


七七事变,为何北京天津只守了一两天,这么惊骇的事情都...

早在长城抗战时期,日军就已经逐渐控制了冀东地区并且在1935年扶持汉奸殷汝耕建立“冀东防共自治政府”,天津的宝坻,宁河(塘沽地区除外)等北部...


918事变,是张学良不让打还是南京方面不让打,到底...

内忧外患,应付殊难,仅密奉闻,敬乞指示。”由以上两电可知,张学良非常清楚日本即将有超出常规的军事行动,并且十分怀疑退避是否有效(“似此...


为什么民国黄金10年的时候不大力发展重工业?当时很...

据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最重要的工业的统计,1936年全国(除东三省外)产业工人总数为405509人,在太原的工人总数是16420人,占到全国总数的4.1...


你为什么讨厌民国 ?

革命”一词成为1920年代中国使用频率极高的政论词汇之一,而且迅速汇聚成一种具有广泛影响且逐渐凝固的普遍观念,即革命是救亡图存、解决内忧外患...


为什么抗日战争中,部分军阀会如此积极的抗日?

1936年9月,不在南京国民控制范围内的实体有:台湾、外蒙古、西藏、伪满洲国、蒙疆自治政府、陕甘宁边区政府。 从北到南说诸路军阀。 1、察哈尔、平津地区军阀宋哲元部,其军队为29军...


如何评价蒋介石,以及他计谋?

三.1935年,蒋依旧不顾民族国家危亡,对日本帝国主义策动华北自治,妄图建立第二个伪满洲日伪政府,采取妥协政策。四.1936年,中华民族存亡已到最...


相关搜索

热门搜索